三年级上册

和复习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精选9篇

| 点击:

【www.hnjzgkzyc.com--三年级上册】

和复习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篇1

东城区东城小学  王成邦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42页--45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比赛、统计、观察等活动中,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2、探索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过程:

活动(一)、情境激趣(渗透数学源于生活实际的思想)

1、 谈话引入

师:今天我们在这里上一节数学课,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学校课间开展最多的是哪项体育活动?

师:对了,是踢毽子。现在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听体育老师说,下个月学校将举行踢毽子比赛,去年我们班获得第一名,今年同学们还想不想争冠军?

师:光说不练不是好汉,今天我们就先在班级开展一次男女生踢毽子比赛,好不好?

2、 队员入场

师:下面就请我们的队员入场!(男女各四人)

3、 采访队员

师:每逢大赛总有记者采访,今天老师也当把记者,采访一下我们的运动员。女士优先,请问女同学,你们想不想赢?再问一下男同学,你们想不想输?

4、 同学猜想

师:刚才,女同学说想赢,男同学说不想输。那么,我想请同学们先猜想一下,是男队会赢还是女队会赢?

5、 举手表决

师:这样说老师一点也听不清,这样吧,请支持男队的举手,请支持女队的举手,支持率还真差不多,看来还真得到赛场上见!

6、 裁判入场

师:下面就请我们的裁判员入场!

7、 踢毽子比赛

师:下面老师宣布比赛规则:每名运动员的踢毽子的时间是20秒,踢坏了可以接着踢,记总数。请裁判员做好记录。

活动(二)、探索意义(初步理解平均数的现实意义)

1、 同学计算

师:现在比赛结束了,怎样才能知道哪个队会获胜呢?

师:既然人数相同,我们可以用总数比较,下面就请同学们算一下男队和女队各踢了多少个?

2、宣布比赛结果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师:女队一共踢了120个,男队一共踢了116个,因为120>116,所以比赛获胜的是女队!

3、老师参与

师:看到同学们踢的这么开心,王老师也想踢一次,现在王老师申请加入男队,请同学们帮老师看时间。

4、再次公布比赛结果。

师:这回请同学们再算一算男队一共踢多少个?

学生汇报结果

师:再来看女队一共踢了120个,男队一共踢了136个,因为120

和复习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篇2

一、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三年级上册P45--46估计。

二、教学准备

教具:1米长的丝带、米尺

学具:直尺、学具盒(盒内装有小棒、丝带、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等;盒外用一条50厘米长的丝带系着,并打个蝴蝶结。)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1、教学目标:

(1)经历用眼看、用脑想、用心估,动手量等实践活动过程,逐渐清晰常用长度单位的概念,发展空间观念;重点会较准确地估计以厘米作单位的物体的长度或周长。

(2)在估计和测量周围熟悉物体的长度时,初步培养实践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养成估计的习惯。

(3)通过实践活动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感受估计与日常生活的密切练习,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2、教学策略:

本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进一步清晰长度单位概念,发展空间观念,清晰长度单位概念以厘米为重点。为解决以上主要问题,本课采用的主要教学策略是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体验为核心,以比赛为动力,通过看一看、估一估、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调一调等活动,使学生在丰富的实践中积累感性经验,形成清晰的长度表象,在体验中达到对长度单位的物化,从而发展长度空间观念。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引入

1、示:1米长的红丝带

2、猜:有多长?你是怎样猜出来的?

[备选]预计学生可能说是看出来的,也可能是用自己的一庹长比出来的等,即“估计”出来的,根据学生反馈的策略,适时板书课题“估计”。

3、量:到底估得准不准呢?我们来量一量。

4、比划:

(1)1米是这么长,你能用手来比划一下吗?

(2)(将丝带对折)这样是多长?你能用手来比划吗?

(3)分别用手比划1分米、 1厘米的长度。

二、展开

(一) 画一画

1、 比划: 一个1厘米是这么长,3个1厘米有多长?(教师演示1厘米1厘米地比划)

5个1厘米?8个1厘米呢?

2、画:如果不用尺子,你能画一条8厘米长的线段吗?试试看!

3、量:画得准不准呢?同学们再用尺子量一量

4、反馈纠偏:同学们用尺子量了后,你画的线段怎么样?你是怎么画的 ?

[备选]

若学生反馈画得比较准,则请他介绍画的方法,预计有三种可能:一是1厘米1厘米地画,画了8个1厘米;二是借助已知的物体的长度画,如橡皮长4厘米,则画两个橡皮那么长;三是借助长度单位1分米的表象,再去掉2厘米等。

若学生反馈画得不够准,则一起探讨画得不够准的原因,预计是1厘米画得过长或过短,即长度单位的表象不清晰,则引导调整纠偏,如用手在尺子上比划1厘米的长,再画一画、量一量等。

5、自由练习:

刚才是老师要求大家画8厘米,现在请同学们自己给自己定长度,先想好画几厘米再画下来,然后用尺子量量,尽量多试几次,看看自己有没有进步?

6、反馈:同学们练得怎么样?谁愿意把你的进步和大家分享交流一下?(请原先画得不够准的学生说说经过练习是否有进步,如果有则说说练的过程。)

(二) 估一估

1、小组合作估计包装丝带长

(1) 示:学具盒(用丝带系着,丝带还打了一个结,每4人小组一个)

(2) 小组合作估计打结的丝带的长度。

(3) 反馈:各小组汇报估计的长度,师板书数据。

(4)  解开丝带拉直再估一估,小组调整原先估计的数据。

(5)  量一量,揭示测量结果(50厘米)。

(6)评价:哪几个组估得比较准?请估得准的小组介绍方法。

[备选]教师鼓励学生估计时可能采用的化曲为直的策略或分段估计的策略,若生估计时能考虑打结部分长度则给予肯定表扬。

2、组内比赛,评选估计小能手

(1)要求:以4人小组为单位,估计物体的长度或周长。

先小组选定一样东西,可以是学具盒里的物品(小棒、丝带、橡皮、长方形、正方形),也可以是身边熟悉的物体(如课桌宽、师生的身高、书本封面周长等)。比如选定估小棒的长度,每人各拿一根估计长度,再小组一起量一量,记下结果填在表内,然后比一比谁估得较准,就给谁记一颗星,几次下来,谁的星最多,谁就被评为小组“估计小能手”。

实践记录表

名  称 估计结果 测量结果

①   ② ③ ④

(2)学生活动

(3)展示评价:学生活动的成果,并评选出小组估计能手。

3、实际应用,拓展延伸:

(1)估一估:请各组的小能手上台排成一队,队伍大概有多长?你是怎么估的?

(2)围一围:队中有3人手拉手围成一圈,估计这一圈大概有多长?你是怎么想的?

(3)想一想:

①想象一下,如果台上的这几位小能手都手拉手围成一圈,估计能把教室围一圈吗?

②若不能,你估计大概要多少人才够围一圈?是怎么想的?

实际围一围。

三、总结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感受?

2、在生活中,你还想进行哪些有趣、有挑战性的估计呢?比如我们杭州有名的断桥长度、六和塔高度等,课后再去实践研究,好吗?

引入环节通过猜一猜、用手比划,旨在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即引发回忆常用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及其长度表象。

先“用手比划几厘米”为“画几厘米”建立一定的表象支撑,教师的比划演示为学生起基本的策略导向作用。

“画一画”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指定画--量--比--纠偏”--“自由画--量--比--纠偏”,使学生经历体验的过程,在不断的估、量、纠偏中,逐渐清晰“厘米”长度单位概念,发展空间观念。

通过反馈讨论渗透估计的方法:如1厘米1厘米画、1分米少2厘米、根据已知物体的长度作为参照对比等方法。

教师指定画8厘米的线段,再让生自由练习,旨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体现学习的自主性,使每个学生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

小组合作估计打结的丝带长度,目的进一步清晰“厘米”概念,并拓展到清晰“分米”概念(包装盒的宽和高是厘米作单位,长可用分米作单位),先估计系在盒外的丝带长,再解开丝带拉直估,符合做事情的自然程序,同时渗透“分段”估计和“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在这“一曲一直”的对比中,调整数据,发展长度空间观念,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从估计学具盒丝带到评选“估计小能手”实践活动,力图体现从扶到放的原则,前者是集体估计指定的物体长度,后者则是独立估计自主选择的物体长度或周长,估计的对象具开放性,力图使学生在实践、竞争中进一步清晰“厘米”、“分米”、“米”的长度观念,培养估计能力。

“估一估、围一围、想一想”活动,就地取材,估计的对象由“静态的物”发展到“动态的人”。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培养估计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将知识探究由课堂延伸到课外,持续发展学习兴趣,激发探究欲望。

五、教学片段实录

“画一画”教学片段实录:

师:一个1厘米是这么长(师用手比划),那3个1厘米3厘米有多长呢?

5个1厘米呢?8个1厘米呢?(师生分别用手1厘米1厘米地比划)

师:如果不用尺子,你能画一条8厘米长的线段吗?

生:能!(生尝试画)

师:画得准不准呢?同学们再用尺子量量看。

生:(用尺量自己画的线段)

师:同学们画得怎么样?你是怎么画的?谁愿意向大家来汇报交流一下?

生1:我画的比较准,比8厘米只长一点点,我的拇指宽差不多是1厘米,我是用自己的拇指一个一个比着画的。

生2:我的方法和他差不多,但我不用手指,想1厘米大概有这么长(用手比划)就看着画1厘米,再接着画1厘米,一直接着画8个就行了!

师:你是把1厘米记在脑子里,1厘米1厘米画的,真有办法的!

生3:我也是先1厘米1厘米画,画了4厘米,看看是这么长(用手比划线段),就再画这么长,合起来就是8厘米了。

生4:我也画得比较准,我是这样画的,先画1分米也就是一柞长,再擦掉2厘米……

师:刚才都是画的比较准的同学发表自己的想法,但老师更佩服画得暂时还不够准的同学也能勇敢地发表你们的想法。

生5:我只画了5厘米长。

师:你真诚实!你是怎么画的呢?

生5:随便……画一下……(吱吱唔唔)

师:看来凭感觉随便画一下不一定会画得准,听了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你现在知道怎么画了吗?

生5:我想1厘米1厘米地画。

生6:我也是1厘米1厘米画的,但还是相差很大,我画了11厘米多。(学生在实物投影上用尺子量给大家看)

师:这是怎么回事呢?

生:1厘米画得太长了。

师:对,下次要把1厘米画得短点,只有把1厘米画的准了才能把4厘米、8厘米等画准,对吗?

师:刚才有些同学很有办法画得比较准,也有一些同学画得还不够准。那你们想不想用刚才几个同学介绍的办法再来练练,使自己画得更准呢?好,下面同学们就自己给自己定长度,先想好画几厘米再画下来,然后用尺子量量比比,尽量多试几次,看看自己有没有进步,好吗?开始!

生:(学生自由练习)

师:同学们练得怎么样啦?谁愿意把你的进步和我们大家分享交流一下?

生5:我刚才画得很不准,我练习时就先画短点,先画2厘米,一量,1厘米看得太长了,就改短点,第二次画得比较准了。再画了5厘米,一量很接近,再画8厘米,现在已经很接近了。

生7:我刚才8厘米画得已经很准了,我就画了12厘米,结果太短了点,发现后面画的1厘米短了点,又画15厘米,一量只差3毫米。

生8:我刚开始画3厘米,比较准。后来慢慢画长起来,反而越来越不准了。

师:你能发现这是怎么回事?

生9:画1厘米只相差一点点,画长了,每1厘米都会相差,相差就会慢慢多起来。

生10:这是误差!

……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能通过自己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比较和调整,使自己画得越来越准!老师真为你们的进步高兴!当然,现在画得还不够准的同学也不要着急,只要你用心多尝试,你也会进步的!

六、教学反思

关于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我曾做过3次不同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以上设计曾在“杭州西博会”和“温州市新课程教学展示会”上作教学展示,从教学实践看,能体现新课程理念,总体感觉比较成功。从学生实践活动反馈看,大部分学生对提供的材料(长度或周长为几厘米、几分米的小棒、丝带、橡皮、长方形等)或自主选择的材料(教师、同学身高、书本封面周长)等估计得比较准,能真正借用脑里的尺子去估计身边物体的长度,能较清晰建立几厘米的长度观念,达到预期目标。为达成此目标,本节课的成功之处体现在:

(1)从转化中清晰概念。让学生估计指定长度,先用手比划,再把估计的长度“画”出来,这样就将脑里抽象的表象转化成直观的东西,可见可测,经历一个从表象到物化的过程;再反过来,让学生观察实物、动脑想一想、估一估、动手量一量、比一比、调一调,经历从具体物体到抽象长度表象的过程。如此相互转化,使学生头脑中的长度单位概念不断清晰深刻,达到内化。

(2)在比较中明晰概念。对比是思维的基础,是区分差异、纠正偏差的基本方法。在清晰概念、建立空间观念的过程中,对比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先让每个学生不用尺画出一条8厘米长的线段,再用尺量一量、比一比,调整纠偏,再次请学生自己定线段的长度,先画再量、比,不断调整、纠偏,接着结合身边的实际例子如小棒、丝带、学具盒、课本封面的周长等进行估量。这样,让学生在从估--量--比--纠偏的活动中,获得一定长度线段的表象,并使表象从模糊到清晰,估计的结果从很不精确到不很精确,甚至精确,不断巩固清晰学生1厘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试图达到把单位长度装在脑子里的效果。在清晰长度单位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将长度单位的外延进行拓展,如由1厘米为一个长度单位拓展到把几厘米看作一个单位,或根据已知物体的长度表象作标准,来对比估计,进一步清晰丰富长度空间观念。

(3)在想象中发展空间观念。空间观念的培养贯穿于整节课的始终,除了清晰长度单位概念外,本节课还有效地创设了由近及远(如估手中的小棒--估台上的队伍长度)、由直到曲(线段--圈)、由横看到竖看(横放的丝带--人的身高)、由静到动(静止的物体--学生站一排、围成圈、拉成线)的情境,能见“短”想象“长”,见“小圈”想象“大圈”的长度等等,从而逐步发展长度空间观念。

当然,学生估计意识的养成、估计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节课或几节课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的培养。对“估计”系统性教学我个人认为:从教学时间上考虑,至少应安排三个课时。从教学目标上划分:第一课时,重点是:清晰概念,以厘米为重点,即人教版第五册安排的内容。第二课时,重点是:明确参照,以方法策略选择为重点,如借助身上“一柞、一庹、一步”等作为“尺子”,讨论感悟“估长用庹”,估短用柞、估路长用步,估竖长用身高作参照等策略,即针对具体问题灵活选择估计的方法。第三课时,重点是实践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以上三节课,第一节清晰概念是估计的基础,第二节选择策略是估计的关键,第三节实践应用,增强能力是估计的目的。当然,这三课时并非完全割裂开来、先后之分,更多的是相互相成,相互渗透,交互发展,只是课时教学的侧重点不同。 以上是个人的一些肤浅看法,待于我今后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恳请同行、专家们指正。

温州市实验小学    李建妙

和复习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篇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121-122页四边形

教学目标:

1、会判断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区别和联系。

2、能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并学会初步的运用。

3、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激发他们对后继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三单元中已经初步认识了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理解周长的概念,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并初步有了估计意识和能力。本节课是对这些知识的复习和整理,考虑到大部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掌握得不错,而且复习的知识点不多,所以本节课特地设计了后面的拓展部分,不要求学生全部掌握。

教学过程:

一、引入:省公务员考试题引入,公务员招考这么火爆,而最后录取得人又那么少,考试题目一定很难吧,其实不然,我也摘了一题目,是让我们按规律填图,我发现我们同学真还可能会做

二、展开:(早上我们复习有按规律填数,这节课我们要来复习有关图形的知识,刚才这么图形,全部分解后,出示上题中所有的图形,)分类板书(引导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

平面图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

三、回顾、整理:

1、我们学习过四边形,四边形有什么特征?(四条边、四个角)

2、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四条边和四个角有什么异同点(板书)

根据边和角的特点,小结三个图形之间的联系(可让学生举例说明)

3、画一画

根据上面说的特点,在点子图中画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

4、说一说

出示点子图中画的平行四边行、正方形和长方形,像这样的长方形、正方形在我们教室里很多,平形四边形较少,但他在生活利用它的特性,用处很大,在哪里用到?长方形和正方形还能知道它们的什么?

5、什么是周长,(板书: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6、小结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1)点子图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一样吗?

(2)要算周长首先要知道什么?(标出各边的长)

(3)学生口算算周长的算式

7、根据这个方法求出刚才画在点子图上的两个图形的周长。(做完后同桌互改)

四、实践提炼

1、求老师长方形手机的周长:

(1)出示老师的手机,估计长方形的周长,怎么估计的,(引导先估计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2)要准确求应怎么办,师量出长和宽的厘米数,学生计算

(3)把这个手机翻开求周长(有什么方法)

2、出示一长A4纸,介绍A4纸的长和宽,怎样在这张A4纸中折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学生拿生上的练习纸折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求出这个正方形的周长,(电脑也出示这长A4纸的长和宽

3、剩下长方形的周长

4、求剩下的长方形中还可能剪几个最大的正方形,(引导学生用有余数的除法进行解答)

五、小结

人教版三年级《时、分、秒、千米和吨的整理和复习》的教学设计

绍兴县实验小学 宋智祥 312030  QQ:37633208  bacon0436@163.com

一、 设计思想:

本节复习课是对这一学期我们所学”量”的一个总结,包括时间单位、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这些概念建立比较难,除了教材中为我们提供的一些知识之外, 我们教师还应该自主开发一些学生身边的素材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情景将实际感受与学生的想象力结合起来,加深对知识点的感知。对于各个长度单位之间进率的记忆,我积极倡导他们用五指记忆法来牢记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对于其他单位的进率记忆,我则采取找规律的方法来记忆。本堂复习课先通过知识点罗列,再通过知识点的讲解,最后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和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学的“时、分、秒”是在一、二年级初步认识时间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复习中加深对时、分、秒的认识,知道它们之间的进率,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和估计。“千米和吨”主要是让学生建立毫米、分米、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建立吨的质量观念,知道千克和吨之间的进率。这两部分内容加强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加强探索性,并注重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复习内容知识点多,学生容易出错,我们应在复习时针对学生的问题,有效地突破难点和易错点。

四、 教学目标:

1. 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3.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4.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重点及难点:

注意培养学生形成较好的时间和质量单位的概念。

六、 教学策略与手段:

复习整理课是苦燥乏味的,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本课在教学时首先出示了一些具体动物的知识,让学生在动物认识上来展开复习。其次,我安排了一系列动手排一排和辩论等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开展教学,尽可能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参与学习,学会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再次,注意传授学生快速记忆的技巧,结合适当的练习巩固和提高原有的知识。

七、 课前准备:

小黑板和口算卡等等。

八、 教学过程:

(一)重建知识结构

出示一情境(动物王国),让学生感受到计量单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导入:同学们都喜欢动物吗?动物世界有许许多多很奇妙的东西,今天我就来考考大家,看看哪一位才是我们班的动物小博士!出示这些动物信息。(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判断)。

①驼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它不能飞,但奔跑迅速,一步可迈出8米。(      )。

②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动物蓝鲸,体重相当于35头大象的重量,光它的一条舌头就重约3吨。(     )。

③刺猬熟睡时,几乎不呼吸,把它扔到水里,过30分(    ),再捞上来,它仍然睡着,一个冬眠期能睡200多天。(       )。

2、小组组汇报交流:得出正确答案。(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中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

3、小结并揭题:上面这些小动物的本领都可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单位来表示,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整理和复习已经学过的时间单位、长度单位、质量单位。

(二)突出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本节课复习的概念多、涉及的面广,给知识的系统整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1、同学们,你们能够快速地给这些单位找到自己的家吗?(使学生对所有的单位有一个总体上的区分,不至于单位混淆。)

开展学生动手摆一摆,给单位找家:

时间单位:时、分、秒。我们学习了这些单位有什么用啊?(做到学有所用,让学生自己来阐述数学知识的作用!)

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我们学习了这些单位有什么用啊?(做到学有所用,让学生自己来阐述数学知识的用处!)

质量单位:吨、千克、克。我们学习了这些单位有什么用啊?(做到学有所用,让学生自己来阐述数学知识的用处!)

2、感受每一个单位的大小。

①分组比较。(小组内各个单位间的大小比较,注意比较比较时,用一个单位去比较。)

时间单位哪个最大,哪个最小?(时﹥分﹥秒能不能这样说,为什么啊)

长度单位哪个最大,哪个最小?(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能不能这样说,为什么啊)

质量单位哪个最大,哪个最小?(吨﹥千克﹥克能不能这样说,为什么啊)

②分别感受1个单位的大小。

③说说什么时候用时间单位?什么时候用长度单位?什么时候用质量单位?(找一找,生活中1个单位大小的实例。)

④强化:(估计、估测)(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

1小时、1分钟、1秒钟你能分别做些什么?

什么东西的长度约是1千米、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

什么东西的重量约是1吨、1千克、1克?

3、进率

①填写:

时-→分-→秒                      1小时=(60)分    1分=(60)秒

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吨-→千克-→克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②强化记忆:如妙用左手五个手指“直观法”巧记长度单位间的进率。

③单位换算

7分=(       )秒                      2小时=(       )分

3千米=(       )米                    40毫米=(       )厘米

8000米=(       )千米                 2分米=(       )厘米

7000米+3000米=(       )千米         5000千克=(       )吨

7000米-2千米=(       )千米          4吨=(        )千克

4、应用

①填写合适的单位名称或数。

我的身高是15(       ),体重是25(        )千克

茶杯的高是10(       ),书本的厚约(        )厘米

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70(         )

大象的体重约(         )吨,小明大约每天睡10(        )

②计算: 3千米-200米=(        )米    7000千克+5000千克=(         )吨

2分-20秒=(          )秒

③贝贝到公园要走(   )米,到学校最近的一条路要走(   )米,远的一条路要走(   )米。

③书本作业(第122页第8题)

④选几个单位名称,让学生说一段话。(加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描述你生活中的一个情景,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探究生活问题

1、目测指定实物的长度、重量?(教师给出物体。学生目测估计。)

2、说说时间单位的作用?(跑步、车子到站、火箭发射……)

(四)全课总结,回顾本课的知识点。(请学生来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

九、 知识结构或板书设计:

时间单位:时-→分-→秒(进率是60)

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五指记忆法)

质量单位:吨-→千克-→克(进率是1000)

十、 作业设计:

单位换算

7分=(       )秒                      2小时=(       )分

3千米=(       )米                    40毫米=(       )厘米

8000米=(       )千米                 2分米=(       )厘米

7000米+3000米=(       )千米         5000千克=(       )吨

7000米-2千米=(       )千米          4吨=(        )千克

4、应用

①填写合适的单位名称或数。

我的身高是15(       ),体重是25(        )千克

茶杯的高是10(       ),书本的厚约(        )厘米

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70(         )

大象的体重约(         )吨,小明大约每天睡10(        )

②计算: 3千米-200米=(        )米    7000千克+5000千克=(         )吨

2分-20秒=(          )秒

③贝贝到公园要走(   )米,到学校最近的一条路要走(   )米,远的一条路要走(   )米。

十一、 镇街交流意见

十二、 教师使用体会

问题研讨

本节内容教师通过复习旧知,不仅要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达到了新授课的水平,而且要在原来的基础上能够更好的灵活应用,并明确各个单位的作用,但是学生在感知一些较大单位上的物体上还有一些不足,如何通过生活中和课本中一些现实可感知的情景来解决对大单位的感知,教师可以怎么样来处理这一问题?

和复习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篇4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6~10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更加理解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

2. 通过让学生自主调查、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校园。

3.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分析问题的习惯,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自主调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校园。

教具、学具准备:

电脑投影仪。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一、复习铺垫。

1、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什么方位?后面、左面、右面呢?

2、说说本校校园里八个方位都有哪些建筑物?如果把它画在纸上一般按什么规律来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二、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电脑展示某校校园平面示意图,说说校园的各个方位都有哪些建筑物或教学设施。

师:这个校园设计得漂亮吗?合理吗?你有什么建议?

师:如果能在设计漂亮、合理的学校里面学习,你们会有什么感想呢?你们想不想也自己设计校园呢?今天我们就自己来设计校园。(板书课题)

三、小组活动

1、小组交流:说说每人调查的本校和其他学校都有哪些设施。

2、集体反馈:请几个同学说说的情况。(用学过的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来叙述。)

3、小组讨论:本校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的?必须添置哪些设备等。

4、集体反馈:请几个同学说说自己的看法。

5、出示本校的校园示意图,讨论:

(1)应该在什么地方添置什么设备?

(2)绿化上面你有什么见解?

(3)操场的大小或形状如何?

(4)你还有哪些设想?

6、利用手中的画笔来设计自己的校园。(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合作动手设计,教师巡视指导。)

7、每个小组各派一名同学介绍自己设计的校园示意图。(利用学过的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来描述。)

8、展示每个人的设计图,让同学们去参观交流。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活动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多请几个同学发言。)

师:同学们,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都跟数学有关,如设计校园。只要我们细心观察,认真思考,运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认真分析,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不断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出自己满意的校园。

和复习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篇5

第一课时

一、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

1.请学生把书本从13页看到34页 ,看看本单元学了哪些内容。

2.在四人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互相补充

3.汇报:本单元学了哪些内容?还有什么问题?

二、练习

1.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⑴这块草地有一间教室那么大,它一天产生的氧气够3个人用,我们三年级有120人,要多少块这样的的草地?

⑵丁晓林家到学校有450米,他每天上学大约走8分钟,他每分钟大约走多少米?

⑶三年级的225名学生要乘5辆车去春游,如果每辆车坐的人一样多,每辆车应该坐多少人?

2.读题后学生独立思考,这三道题你选择什么方法做,为什么?

3.小组讨论:你选择什么方法做,为什么?

4.汇报:你是怎么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5.小结: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把题目的意思弄明白在去做。

三、巩固。

商的位数估算的结果准确值

876÷3       242÷4        896÷8          644÷7       753÷5      417÷6

四、作业

36页2、3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估算:

70÷8   44÷9   79÷2   161÷2   344÷9    688÷8   99÷5

85÷4   51÷5   13÷2   46÷7    23÷3     81÷2    176÷8

2.解决问题:

有62棵树,三年级5个班去植树,平均每个班种多少棵树?还剩几棵树?

二、练习:

1、第4题:是四则运算和四则混合运算练习。第4题采用竞赛计时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在一种激励的氛围种提高计算能力。

783÷6          584÷5           824÷4             920÷8

720÷3          204×3          238+647            412-298

2、第5题:提醒学生看清题意,逐以带小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

576÷3÷4                81×7÷9                201+232-3

399÷7+294             672÷(2×3)           (601-246)÷5

3、第6题:

是计算在解决问题种的应用。而这题需要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问题。练习时,要让学生独立读懂题意,会从图中找出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合理进行解答。

待学生完成后,让自己对所列出的列式作出口头表达解释,这样培养学生的表述能力。

4、3元一根冰棍,30根冰棍装一箱,杨叔叔8箱冰棍4天就全卖完了,那么杨叔叔4天卖了多少钱?平均每天卖了多少根冰棍?

三、小结:

你觉得这个单元你学到什么?你对这个单元的那些知识还不是很清楚?你对这个单元还有什么问题?

第三单元 统计

教学内容

1、 例1:横向条形统计图。

例2: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

2、 例1: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例2:用平均数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教学目标

1、向学生介绍两种条形统计图,使学生会看这两种统计图,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通过分析寻找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作出进一步的判断和决策。

3、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上的意义。

教学重点

1、 使学生学会看横向条形统计图和起始格与其它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并会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2、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会求平均数。

会看两种统计图。

教学难点

学会看横向条形统计图和起始格与其它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会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求平均数。

课时安排

1、简单的数据分析                                     2课时

2、求平均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简单的数据分析(1)

教学内容      第38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学会看横向的条形统计图。

2、初步学会制作横向的条形统计图。

3、能正确分析条形统计图,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会看两种统计图。

教学难点

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图意)

如果超市的王经理,现在很想知道超市上周四种品牌矿泉水的销售情况,还想知道下周该进些什么品牌的矿泉水。你有什么好办法?(统计)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出示空白的纵向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

说说这个统计图与以前见过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2、它的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

3、根据统计表,你能完成下面这份统计图吗?

3、学生讨论并说明如何完成统计图。

4、提问:如果用横轴代表销售量,用纵轴代表不同的品牌,该怎样设计这样的统计图?

5、小组合作学习

6、小组汇报

7、出示规范的横向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完成。

你能跟同学说说完成这样的条形统计图时要注意什么?

8、讨论:如果下周要进货,哪种品牌的矿泉水应该多进些?哪种品牌的矿泉水应该多进些?你能说说理由吗?

三、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在前几个学期,我们已经学会了收集数据 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的结果。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统计、、、、、、让学生理解、体验统计的1、展示数据2、科学预测、决策作用。

四、巩固练

课本40页第一、第四题

五、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简单的数据分析(2)

教学内容  第39页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看起始格与其它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

2、会分析各种不同的统计图。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能力,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看起始格与其它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会分析各种不同的统计图。

教学难点

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我们学校的校医非常关心我们同学的身体健康,经常要了解我们同学的体重,身高等,(出示班级座位图)

如果老师想要了解三(5)班第一组6位同学的身高的情况,你有什么办法能让老师一眼就看明白?

2、提问:你打算怎样完成这份统计图?

3、出示几个空白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根据统计表尝试完成条形统计图。

4、如果用条形统计图表示这个小组学生的身高,每格表示多少个单位比较合适?

二、出示教材上的统计图,让学生观察,讨论。

1、  你能说说破这个统计图跟我们以前学过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吗?用折线表示的起始格代表多少个单位?其他格代表多少个单位?这样画有什么好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汇报。

2、在统计图的纵轴上,起始格和其他格表示的单位量是不同的(第一个图中起始格表示137厘米,其他每格表示1厘米。)

3、让学生按照例子把其他两个同学的条形补充完整。

4、学生讨论:什么情形下应该使用这样的统计图?这种统计图的优点是什么?

5、观察体重统计图,看这个图中的起始格表示多少个单位?其他每格表示多少个单位?

6、这个统计图跟我们刚才学习的学生身高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7、独立完成书上的统计图

三、小组进行学习小结。

这种统计图一般在以下情形中加以使用:各样本的统计数据的绝对值都比较大(如本例中学生的身高都在138厘米以上,体重都在32千克以上),但不同样本统计数据之间的差异值又相对比较小(如本例中身高和体重的最小差异分别是1厘米和1千克)。当出现这种情形时,会出现一种矛盾:如果每格代表的单位量较小(如第一个统计图中每格表示1厘米或2厘米),统计图中的条形就会很长,如果每格代表的单位量较大(如第二个统计图中每格表示10千克),又很难在统计图中看出不同样本之间的差异。所以,为了比较直观地反映这种差异性,采取用起始格表示较大单位量,而其他格表示较小单位量的方式,就避免了上述矛盾。在这种统计图中的纵轴上,起始格是用折线表示的,以和其他的格有所区别。

四、教师小结

通过完成这一份统计图。你得到了哪些信息?进一步体会统计的作用。你想对这些同学说些什么?

(实践作业)让学生从报纸、书籍上找到更多形式的统计图表,并找出相应的信息,可以培养学生从各种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

五、巩固练习:40页2、41页3、5

第三课时平均数(1)

教学内容

第42页例1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平均数的方法。

2、 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3、 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学校“捡回一个希望”角学生参加收集矿泉水瓶情境,谈话导入。

1、他们在干什么?其中有一个红领巾小队收集的情况是这样的(给出数据、、7个  、、5个   、、4个    、、8个、、、、、、、)。

2、看了这些数据,你获得了那些信息?你是怎么发现的?

二、探索新知

1、刚才有同学发现了这四位同学平均每人收集了6个矿泉水瓶,谁能说说平均是什么意思?

2、这四位同学收集的个数如果都一样多的话,每个人收集了6个,这个数,你能给他取个名字吗?

3、他是怎么得到平均每人收集6个的呢?请同学们拿出学习材料,四人小组讨论一下。最后,推选一位同学介绍你们小组的学习成果。

小组汇报

1、他们用到了估算的方法,我们一起来估算一下,(教师把一根水平线移到7块的高度),平均数会是这么多吗?(继续往下移动水平线到4块的位置)会是这么多吗?(继续把水平线慢慢往上移)体验平均数。为什么呢?

2、通过这样的方法,使得不一样多的数量,在总数不变的情况下同样多,就得到了他们的平均数。你们能给这种方法取个名字吗?

(板书)还有其他方法吗?(以多补少)

3、那平均数是不是就是以前学过的每份数呢?为什么?(7+5+4+8)表示什么?

总数量(板书)4又表示什么呢?总份数,那你们知道平均数可以怎么求吗?

4、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己讨论,尝试,发现了平均数,学会了求平均数。知道这个红领巾小队平均每人收集6个。如果我们全班40名同学都去参加,一次可以收集多少个呢?你是怎么想的?这就是平均数的一个用处。我们还可以推想出全年级的收集的个数。

三、巩固

1、  我们已经学会了求平均数的方法,你们能解决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吗?老师这里有一组来自会展中心博览会的消息。出示下列信息:

(1)美食节开幕后,第一天参观的有3万人;第二天参观的有4万人;第三天参观的有1万人。

(2)李刚参加打靶比赛,第一次中了7环,第二次中了9环,第三次与第四次共中了16环。

2、你能求什么问题?请大家做在练习本上。

反馈时强调:我们在求平均数时要找准总数量与总份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3、平均数问题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我从统计部门了解一组平均数。出示:

(1)1959年南宁市女性平均寿命是52岁,南宁市女性平均寿命是72岁。

(2)1978年南宁市平均每人住房面积4平方米,19南宁市平均每人住房面积9平方米。你发现了什么? 是不是南宁市每个人都拥有住房面积9平方米呢?

我们同学家里的住房面积有多大?你们能算出你们家里平均每人的住房面积吗?

我们同学家里的人均住房面积比9平方米大的有多少?

100%的同学都比9平方米大。生活是很幸福的,我们一定要珍惜这样幸福的日子,好好学习。

四、拓展

生活当中还有那些地方也用到平均数呢?谁举例

1、平均数在生活中的用处确实非常广泛,我们学校的校医非常关心我们同学的身体健康,经常要了解我们同学的平均体重,平均身高等,(出示班级座位图):

如果老师想要了解三(5)班第一组6位同学的平均身高的情况,你们想一想老师还需要了解些什么?

2、老师了解了这么些数据:(出示)你们能求出这一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吗?自己试一试。

3、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

老师这里还有一组数,是第一排同学的身高,你能很快的求出平均身高吗?说说你是怎么求的?

4、这样同一个班里,抽取了两组数据,求出的平均身高是135厘米和130厘米,到底那一个更接近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呢?请认为是135厘米的同学说说理由。

五、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第四课时    平均数的应用

教学内容   第43页例2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2、 懂得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和作用。

3、 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两个篮球队的身高统计表,让学生根据统计表说一说谁最高,谁最矮。

2、如果两个篮球队进行身高比较,你认为哪个队队员身高高些?

王强是欢乐队中最高的队员,我们能不能根据这个信息就下结论欢乐队总体身高比开心队高吗?为什么?

3、讨论:怎样比较两支球队的整体身高情况。

二、引导学生探究新知(引导学生探索用平均数的方法比较)

1、合作学习

让学生自己进行平均数计算。

2、提问:142厘米表示什么?它是指欢乐队某个队员的身高吗?

3、144厘米表示什么?它是指开心队某个队员的身高吗?

4、你能告诉我们两个队的总体身高比较情况吗?

虽然欢乐队中的王强是两个队中最高的,但欢乐队的总体身高情况不如开心队,体会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总体情况的一个很好的统计量。说一说我们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也需要运用“平均数”知识来解决问题?

师:看到你们这么勤奋好学,又学得那么有水平。老师今天也特别高兴,我相信你们以后会发现和自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其实“平均数“的知识还有很多,在生活实际中应用也很广,你们回忆得起来吗?对我们上课的评分,也可以来比较,哪一周课堂得分高、哪一周课堂得分低?我们也可以进行比较

出示上两周课堂评分。

[板书:      100分                   98]

[板书:     99分                     99]

[板书:      98分                     99]

[板书:     100分                    100]

[板书:      96分                     98]

[板书:      98分                     100]

你们认为第一周课课堂评分肯定比几分多,比几分少?

师生共同演算:

平均分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课本练习十一

全课小结。

第五课时    综合练习

练习内容

第44页至第45页的练习。

练习目标

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本单元我们学过了哪些知识?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二、指导练习

第一题,是一道实践活动题,要让学生在进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再估算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每个小组计算完了以后,再在小组间对比一下,并和第39页中国10岁儿童身高、体重的正常进行比较,看看能发现什么信息。

第二题,先让学生根据图中的温度记录理解什么是最高温度,什么是最低温度,再把统计表补充完整,最后计算出一周平均最高温度和一周最低温度。

学生了解最高温度、最低温度、一周平均最高温度、平均最低温度等概念后,再让学生实际记录本地一周的气温情况,再计算出一周平均最高温度和平均最低温度。学生记录气温的方式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获得信息。

第三题,也是一道实践活动题,通过收集、整理数据、计算平均等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能力。

第四题,让学生根据甲乙两种饼干第一季度的销量统计图,先比较他们第一季度月平均销量的多少,然后分析一下乙种饼干销量越来越大的原因,让学生初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挖掘数据背后隐藏的现实原因。第三小题是开放题,让学生根据统计图进一步发现信息,如学生会发现两种饼干二月份的销量是相同的,但甲种饼干的销量逐月下降,乙种饼干的销量逐月上升,也可以预测一下两种下个季度的销售情况。

第五题,让学生明确,王叔叔走的路程分为4段,一共骑了3天,而所求的是平均每天骑的路程,所以除数应是3而不是4。

和复习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篇6

教学内容: P100  例2、做一做及练习二十三P103 第10题、P105第14-16题。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并学会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   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并学会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正确分析连除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找出中间问题,并用数学语言叙述解决问题的思路。能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思路。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用连乘的方法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还记得吗?考考你:

1、根据问题选择条件解答。

条件:①、同学们植树,分成了3组。

②、每组都有12人。

③、一共植树144棵。

问题:①、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植树?

②、平均每组植树多少棵?

2、六一儿童节快到了,为了庆祝六一,我们学校从每班挑选部分同学参加集体舞表演。(出示P100例2情景图:)看!这是他们新编的造型:

(1)从图中你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2)出示:集体舞新造型,把同学们分成2大组,每组有5个小圈,每个小圈有6人,学校共挑选了多少人参加这次集体舞表演?

3、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的数学问题,只是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不了的。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板书:解决问题)

二、 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 现在,老师将这题变一变。看!你发现哪儿不一样了吗?(后面一个条件和问题交换了)现在要你解决什么数学问题?

(1)学生齐读题目。谁来说说:从题中你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数学问题?

(2)要解决“每个小圈有多少人?”,能一步求出来吗?

(3)那需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请根据你的想法列出算式,做完后互相说说,互相说一说你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叫解法不同的同学板演)

(4)小组讨论,指名汇报,评价、鼓励正确的想法和不同的想法。

2、 反馈(理解算理)(让学生在黑板上板演)

方法一:60÷2=30(人)

30÷5=6(人)

(1)哪些同学跟他一样?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先算每大组几人,再算每小圈几人)

60÷2表示什么?(每个组有几人?)

30÷5表示什么?(每个小圈有几人)

(2)、先算:平均每个组有多少人?60÷2=30(人)

再算:平均每个小圈有多少人?30÷5=6(人)

(3)这种方法也可以用一个综合算式表示,意义一样,谁再来说一说?

综合算式:60÷2÷5=6(人)

(4)请学生说说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

方法二:5×2=10(个)

60÷10=6(人)

(1)这样列式的同学请举手,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5表示?(2组共有几个小圈)

60÷10表示?(每小圈有几人)

(2)分析:先求两大组共有多少个小圈?引导学生明确:已知平均分成2大组,每组有5个小圈,要求每个小圈有多少人,可以先算一算分成多少个小圈,再求每个小圈有多少人?

(3)、先求:一共分了多少个小圈?5×2=10(个)

再求:平均每个小圈有多少人?60÷10=6(人)

(4)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综合算式:60÷(5×2)=6(人)

(5)请学生说说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

方法三:60÷5÷2  (若没有同学用这种方法就不讲)

(1)你是怎么想的?

60÷5表示什么?(2小圈为一组,每组有12人)

12÷2表示什么?(每小圈有6人)

(2)你真聪明,会想到用这种方法。

3、讨论比较:说一说这题的两种解题思路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第一种解法先把60人分成两个大圈,每个大圈再分5个小圈,求出每个小圈有多少人?而第二种解法是每个大圈有5个小圈,两个大圈一共有10小圈,求出每个小圈有多少人?第一种解法第一步用除法,第二种解法第一步用的是乘法;所以:第一种解法是用连除,第二种解法是先乘再除;虽然列式不相同:但结果都是一样的,都是求的是“每小圈有多少人?”。都要两步来计算,第二步都是用除法,

4、小结:其实,有很多数学问题都能用多种方法解答,虽然解法不同,但目的却是一样的。所以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应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选取相应的信息、选用自己喜欢的、容易理解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但不管用什么方法算,我们都应该弄清楚每一步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并正确写出单位名称。像今天所学的这类问题,在解题时我们可以用连除,当然有的时候也可以用先乘后除的方法来解决。

5、指导看书,梳理知识

(1)独立阅读教材P100例2,然后同桌互相说说每一个算式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2)质疑提出自己还不懂的地方。

6、现在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吧!

三、 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把问题和相对应的算式连起来

学校有3层教学楼,每层8个教室,一共安装了168台风扇。

①平均每层安装风扇多少台?               3×8

②平均每个教室安装风扇多少台?      168÷3

③一共有多少个教室?                     168÷3÷8

2、(课件出示:P100 做一做:)看,这是我们在活动中为家长、同学们准备的杯子,你能帮忙解决吗?

3、(课件出示:P103 第10题)请你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下面这两题生活中问题?

(1)请看图,从图中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做在练习纸上。

(3)反馈:方法一:9600÷2÷4=1200(千克)

①你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列式?

(我是先算:每辆车要运几千克,再算:每辆车每次装几千克。)

②(9600÷2表示每辆车装几千克,再除以4表示每辆车每次装几千克)

③还有其他方法吗?

方法二:9600÷4÷2=1200(千克)

①说说你的想法?(我是先算:2辆车每次运几千克,再算:每辆车每次装几千克。)

②还有其他方法吗?

方法三:9600÷(4×2)=1200(千克)

①你是想法是?(我是先算:2辆车一共要运几次,再算:每辆车每次运几千克。)

小结:我们班同学非常聪明,能想出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4、P105 第14题:

5、选择正确答案序号

小红和妈妈浇了一共浇了192棵小树,小红浇左边的3排小树,妈妈浇右边的3排小树,平均每排小树有多少棵?

A、192÷(3×2)    B、192÷3÷3

6、拓展练习

在短短的时间内,我们不仅学会正确获取信息,而且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你还有疑吗?

1)、补充条件、问题:变成连除数学问题

学校图书室有126本新书,平均放在3个书架上           ,             ?

(1) 补充每层放几本,每个书架有几层?

(2) 补充每个书架有几层,每层可以放几本?

(3) 问题解决。

2)①请联系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根据算式:36÷4÷3      240÷6÷2编出一道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互相检查。比一比谁编得合理。

如:医生给小明开了36片药,连吃4天,一天吃3次,每次吃几颗?…

②或者是:编题、解题。

请联系生活中的一些事情,用240、6和2这三个数数编出一道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然后独立解决,互相检查。

如:学校把买来的240本图书分给6个年级,每个年级有2个班。平均每班分得图书多少本?……

③反馈:哪组愿意先来汇报一下?

四、 总结: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用连除的方法解决问题,用连除方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往往有不同的算法,我们在解题时只要用其中的一种方法解决就可以了。解答时,我们可以先根据两个有关的条件求出一个中间问题,再根据中间问题求出要求的问题。

希望你们以后学会观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问题,解决问题。

五、板书:                      解决问题

方法一:                              方法二:

先算:平均每大组有多少人?        先算:一共分了多少个小组?

60÷2=30(人)             5×2=10(个)

再算:平均每个小组有多少人?      再算:平均每个小组有多少人?

30÷5=6(人)             60÷10=6(人)

综合算式:60÷2÷5                  60÷(2×5)    60÷5÷2=6(人)

=30÷5                    =60÷10

=6(人)                  =6(人)

练 习 单

1、P100  做一做:

2、P103  第10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3、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 P105   14、

4、拓展练习(1) :补充条件、问题,变成连除的数学问题

,                         ?

5、拓展练习(2) :编题、解题:

联系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根据算式 : 36÷4÷3或240÷6÷2

编出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题目。

比一比谁编得正确、合理。

编题:

算式:

编题:

算式:

编题:

算式:

6、堂上作业:

(1)完成P105 第15、16题

(2)完成P103 第13、11、12题

和复习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篇7

《掌声》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会认“麻、症、疾、姿、势、况、镇、绪、述”等9个生字。

2、正确理解“小儿麻痹症、忧郁、文静、犹豫”4个词语。

3、在感悟文本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4、通过联系上下文体会两次掌声里的深刻含义,从而懂得并愿意主动关心、鼓励他人,并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鼓励的真情,学习关爱别人。回报别人的付出。

过程和方法:

1、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字词语,学生认读。

2、发动学生采用对比读、分段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读课文,领会大意。

3、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人物的心理和活动。

4、让生互相交流,体悟文中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关爱,从而理解爱、懂得爱,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为善,尊重他人,善待他人,鼓励别人;同时,也要懂得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2、通过师生共学、自主探究、发散想象等方法从语言文字中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教学难点: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教学流程:

一、游戏激趣,创设阅读动机

1、游戏环节:游戏环节:大家一起来做个小游戏?举起你的左手,举起你的右手,按照:X X X X X的节奏。

题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掌声,掌声,给人以激励;面对困难和考验,掌声会给人以信心,以勇气,以奋进的动力。因此,我们要学会鼓掌:为别人鼓掌,为自己鼓掌。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9课《掌声》。

3、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 对比参读,激发情感

1、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仔细想想,以前的英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自由朗读后交流:(自卑、忧郁、不快乐,孤独……)(板书:自卑忧郁)

(1)同学们体会得真好,你们是从哪句话感受到这一点的呢?

课件出示句子: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想象一下当时同学们在干什么?

课件出示: “当同学们(    )的时候,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生:在做游戏。

生:在唱歌跳舞。

生:在操场上奔跑,跳绳。

生:在尽情地说笑。

师引读:当同学们快乐地游戏的时候---(生)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当同学们唱歌跳舞的时候---(生)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当同学们在操场上奔跑,跳绳的时候---(生)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2)师:是啊,那是教室的一角,更是孤独的一角,谁愿意读读这句话,体会一下英子的孤独呢!(点击课件,去掉填空)指名读

(指名读评价:“总是”读得重一些,“默默地”读轻一点)

(3)英子为什么会这么自卑和忧郁呢?为什么不和同学们一起游戏,一起玩耍呢?(生)

(出示)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这场可怕的疾病给英子留下了什么?(留下了终身的残疾,留下了痛苦的回忆,留下了伤痛,留下了心灵的阴影……)

让我们带着难过的心情来读读这句话。(生读)

(⒋)深情引读:

师引: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生读:“所以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点击课件)

(点击课件)师引:因为可怕的病魔带走了她的健康,带走了她与人交流的勇气,所以英子总是--生读:“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

(5)、师:是呀,看来,同学们都很理解英子。那时的她不爱说话,默默无闻,多么可怜啊!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体会一下英子的痛苦和孤独吧?(齐读第一段)

她忧郁的眼神,孤独的背影深深地刺痛了我们的眼睛。请带着痛惜的语气再来读读这一段。(再读第一段)

2、品读第二小节,体会开朗

(1)喜欢忧郁的英子吗?

(2)一个人失去了自信,就如同鸟儿折断了美丽的翅膀,享受不了五彩缤纷的生活!此时此刻,你最希望看到一个什么样的英子?

(3)一群善良的孩子,你们的愿望实现了,请看--

[课件出示]:从那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她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说笑,甚至在一次联欢会上,还让同学们教她跳舞。

①指名读。问:此时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英子)

②交流(自信,充满笑容的孩子)(板书)自信快乐

③真替英子的变化感到高兴,让我们高兴地来读读这一自然段吧。(齐读)

三 潜心品读,升华情感

过渡:是什么给了她力量,让她有了如此大的转变呢?我这里有一封英子寄来的信,请大家读一读,看看此时英子最想说些什么?(出示最后一段,齐读)

1、是什么改变了英子?(掌声)掌声有这么大的力量吗?请大家默读第2、3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描写英子动作、神态的句子。

新来的老师让同学们轮流上台讲故事,轮到英子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指名说)

( 课件出示: )

A、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追问:英子为什么立刻把头低了下去,当时她的心情是怎样的?(害怕)。她怕什么?(怕同学们嘲笑她)她想上去吗?(不想)她能不上去吗?(不能)

所以,当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那个角落,英子怎么样?--(生接)立刻把头低了下去。假如你就是英子,请你读读这句话,读出你的感受。(齐读)

(评价:你把“一齐”读得比较重,“低了下去”读得轻,读得有感情。老师听出了你的无助/自卑/害怕)

此时此刻,英子真是左右为难,万般无奈,所以

(课件出示)-B、: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犹豫”是什么意思?(拿不定主意)英子在犹豫什么?(上去还是不上去)因此,从“慢吞吞”、“眼圈红红的”我们体会到英子的内心是多么的--(生答:痛苦、无奈)。

5、师引读:在万般无奈下,在无比痛苦下,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课件出示C句)她终于-- (生)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此时英子内心充满了痛苦、无助,甚至快要哭出来了,这个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一角的女孩,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现在--生接: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这个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的女孩,在全班的注视下-----生接: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你能告诉大家为什么把终于读得这么响亮?(生答:下了很大的决心)

(评价:理解的多深刻啊!)

2、掌声再现,感情朗读

过渡语:这个残缺的女孩,尽管自卑,尽管紧张,尽管难过,但她还是站了起来,一摇一晃的走上了讲台。就在这一刻改变她一生的东西出现了!是什么呢?(掌声)

请大家默读第三自然段,找出描写掌声的句子,用横线画出。

课文一共出现了几次掌声?第一次掌声是在什么时候响起的?(生答)

(课件出示)“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骤然”还可以用哪个词来代替?(突然  忽然  猛然)

如果现在老师是英子,你们是英子的同学,什么样的掌声是“热烈而持久的”你们能用掌声表示一下吗?(生鼓掌)

这真是热烈而持久的掌声啊,同学们把千言万语化作了这热烈而持久的掌声,这掌声是对英子的(鼓励 、加油)   板书:关心鼓励

如果你是英子的同学,你想用掌声告诉她什么?

生:英子,你能行,我们相信你!

生:英子,你真勇敢!

生:英子,别害怕,我们不会歧视你!

这掌声对英子来说是多么重要啊,

3.引读悟情。

师: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大家一起读)──生接: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师:就在英子忐忑不安的那一刻──生接: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师:就在英子最需要鼓励的那一刻──生接: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如果说,这第一次的掌声,是同学们对英子的鼓励,那么,当英子讲完故事后响起的掌声,又是什么呢?(课件出示第二次掌声: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次的掌声是对英子的(肯定、欣慰、表扬、赞美……--因为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

英子听到了同学们的鼓励、表扬,特别激动,特别感谢同学们。所以她--读:(出示)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同样的姿势,同样的一摇一晃,这一次心情是怎样的?

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激之情齐读这句话:“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同学们,此时此刻,千言万语如潮水般涌上英子的心头,将它们都化作了-- “深深地鞠了一躬”。此时无声胜有声!让我们一起回顾这温暖的时刻。(出示第三段,播放伴奏音乐:最初的雪花)齐读这一段。

总结:(音乐继续)从掌声中,英子终于明白身体上的残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理上的残疾,只要鼓起勇气,生活不再是阴天,让我们带着这份理解与感受,再来读一读。(齐读)

四、回归课题,爱心显现

1、师引导三读课题

课文学完了,现在请大家大声地告诉我:

是什么让自卑的英子变得自信乐观?--(掌声)

是什么能让曾经失去自信的英子,重新找回了自信的,--(掌声)

是什么化解了她心中深沉的忧伤与孤寂?--(掌声)

2、是啊!这一切都来自掌声。读到这里,想到这里,同学们你们认为大家送给英子的,仅仅是掌声吗?那是什么?

从这掌声里传递着什么?(板书:鼓励、关心、帮助)

对,这掌声就是鼓励,支持,帮助,还有那真诚的关爱.

五、总结、升华

(课件:音乐)在课文中我们把爱化作了一阵掌声,其实我们就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世界里。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平凡的小事蕴含着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课件出示:捐款、献血等图片并播放歌曲《掌声响起来》)(让座是最后一张)

让我们记住这样一句话--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同时,也不要忘记珍惜别人的掌声。

{延长时间的拓展:老师这里有一首小诗,想送给大家,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让掌声陪伴你们快乐地成长,自信地生活,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来读一读:(出示课件一首小诗)

掌声是一把钥匙,可以打开勇气的大门!

掌声是一场春雨, 能够滋润人们的心田!

掌声是一首美妙的歌,能够唤起人们的勇气!

掌声是一朵芳香的花,能够使人振奋!

掌声是一轮早晨的太阳,能够给我们带来一缕阳光!

掌声是一片宽阔的海洋,能够把害羞淹没!

掌声是闪闪的星星, 能够把孤独的黑夜照亮!}

六、结束语:

同学们,让我们再来做一次上课前的那个小游戏,举起你的左手,举起你的右手,把我们的掌声献给每一个心中充满爱的人:X X X X X。

板书设计:

29、掌声

自卑忧郁-----------自信快乐

关心、鼓励、帮助

[《掌声》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和复习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篇8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104页“可能性”。

二、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一个装着黄球的盒子,一个贴着红、绿贴纸的骰子,若干投影片投影仪。

学具准备:六个装有红、黄、白三种颜色小球的盒子,六个骰子,若干红、绿贴纸,水彩笔若干。

全班分6个学习小组,每组6人。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1、 目标确定:

“可能性”是新教材的内容,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也接触过,但作为数学中的概率知识来学习还是第一次,对他们而言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我重组教材,制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⑴知识目标、;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学生能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经历猜测和简单的试验初步了解可能性的大小。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⑵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能对某些事件进行推理,概括其结果。对一些简单事件的可能性进行描述,并和同伴交流想法。

⑶情感目标:在游戏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学习带来的快乐,并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在和伙伴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⑷教材的重点难点:有关概率知识对学生而言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设计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升华为理性认识尤为重要,所以我把体验、描述生活中的确定和不确定事件为教学重点。通过实验领悟可能性大小与其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所占总数数量多少的密切关系为本节课的难点。

2、教学策略选择:

根据学生的心里特征和教材实际,本节课选择了演示、观察、操作、启发、和情境性等教学策略,改变以往的学习方式,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自主学习、重视体验等多种学习策略,力求培养学生的猜想意识,表达能力以及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态度。整堂课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有效学习方式,推出可能性的几种情况与“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学生学的积极主动,老师教得轻松自然。整个教学过程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变成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效伙伴或合作者。学生在“猜球”、“摸球”、“涂色”、“小小裁判”、“选词填空”、“设计骰子”等充满情趣的情境中玩数学、学数学,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四、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教   学   流   程 设计意图

一、引入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第一次到你们班上课,我想知道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好,这节课我们大家就一起来做游戏。老师带来了几种不同颜色的球,悄悄装在盒子里。每小组的同学轮流来摸球,猜猜看你摸到的会是什么颜色的球?

二、展开

(一)认识“可能”、“一定”、“不可能”

1、 初步感知(猜球)

学生们轮流摸球,前几个小朋友摸了以后,下面开始有“黄球”、“红球”、“白球”的叫声。

师:谁愿意说一说你们摸球的情况?

学生各抒己见

师:“大家说得很好犇撬能把这些情况用一句话既清楚又简单地表达出来呢?”

引导学生说:在摸球的时候有可能摸到白球,有可能摸到黄球,也有可能摸到红球,摸到球的颜色不能肯定。

小结:象这样当答案不确定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可能”这个词来表达。(板书)

师:如果继续摸的话,你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用黑板上这个词来说一句话。

2、再次感知(摸球)

师:看大家玩得那么开心,我也想玩,老师这也有一个盒子,里面装的也是小球,看看能摸出什么颜色的球。

教师第一个摸出是黄球。接着走到学生中,学生参与摸球。

随着每个学生摸出的都是黄球,学生喊“黄球”的声音越来越大。

轮到最后一个学生摸球了,老师问:“你们能不能马上说出他摸的球的颜色?”

如果学生猜测是黄球,说说为什么?(学生猜测里面全是黄球)

师:一定吗?

【备选】当学生回答不一定时,打开盒子验证一下。

小结:当我们知道结果只有一种情况时,可以用“一定”这个词来表示。(板书一定)

如果在这个装着黄球的盒子里摸出一个白球,你认为可能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不可能)

(二)、初步了解可能性的大小

1、有什么办法在这个盒子里可能摸到白球呢?

2、 放几个可以容易摸到?

根据学生回答师生共同进行验证。小组合作,把数量比例不同的黄球、白球放到盒子里进行实验,验证结论对错。

3、如果要求盒子里摸出的一定是白球该怎么办?

4、概括

通过刚才的摸球游戏,你们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各抒己见

师:一般事情都有“一定 可能 不可能三种情况”,当然,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有时候可能性也会发生变化。

5、揭题(板书课题――“可能性”)

(三)生活中的“可能性”

1、小小裁判(出示书P105插图)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具有可能性,你看,这里有几件和生活紧密联系的事情,请你运用“一定”、“可能”、“不可能”对这几件事进行判断。同意说法的打√,不同意的打×。

⑴地球每天都在转动。

⑵我从出生到现在没吃过一点东西。

⑶三天后下雨。

⑷世界上每天都有孩子出生。

⑸太阳从西边升起。

⑹吃饭时,人用左手拿筷子。

(实物投影出示插图)学生进行判断。有争议的让学生说说为什么。

2、选词填空

同学们在语文课上我们都做过选词填空。今天数学课也要来做选词填空,看谁填得又对又快。

人( )会老。                 明天的数学测试小明( )得满分。

冬天( )会下雪。             在除法中,余数( )比除数小 。

鱼离开水( )会死。          在地球上,石狮子(  )在天上飞。

三、巩固

1、涂一涂

你看,这里有三个盒子。盒子里分别装着不同形状的物体,可是他们都忘了穿衣服,要同学们根据要求给他们涂上颜色,穿上衣服。

根据要求涂

⑴○一定是黄色的

⑵☆可能是蓝色的

⑶△不可能是红色的

2、造句

把今天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找个实例,选择“一定”、“可能”、“不可能”造一个句子。

师示范:星期三过后一定是星期四。

让学生说给自己的同桌听,小组交流。

“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升起。”

“地震可能会发生。”

“其它星球上可能有外星人。”

“人一定会死的。”

“三十岁的爸爸妈妈不可能变成一岁的小宝宝。”

……….

四、拓展

设计骰子

师:前几天老师到温州乐园玩,参加一个玩骰子的游戏,规则是骰子上面有两种颜色,甩到红色的一面就可以得到一个奖品。你们想玩吗?

1、师出示一个一面是红色,其余五面都是绿色的骰子和学生一起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体会到得奖可能性大小和骰子颜色设计有关。

2、动手设计骰子,根据学生希望中奖率的高低来设计骰子。

3、学生反馈,展示自己的作品。

五、总结

这节课大家玩得开心吗?让你觉得最成功的是什么?

设计猜球游戏的情境引入,既直接又富有情趣,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第一次小组合作“猜球”游戏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里初步感知“可能性”。第二次师生互动“摸球”游戏,再次让学生在愉悦中真切的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因而产生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初步认识。自然而然理解“一定”、“可能”、“不可能”

这三个数学用语。

先进行大胆猜想,再进行实验验证。

实验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实验,让学生根据结果验证猜想结论对错,领悟“可能性”大小与其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所占总数数量多少有密切关系,既丰富了感性经验,又有了实际依据。也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通过判断和选词填空,使学生了解身边的一些现象,进一步体验生活中确定和不确定的事件,体会概率知识和生活的密切关系。同时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

让学生找生活中的实例,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这一环节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相互倾听、汲取经验和相互交流的能力。

第一个层次巩固了新知,第二个层次“设计骰子”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望,让学生学以致用、大显身手,而且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在在获得成功的喜悦中学会深入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和复习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篇9

主备人:柏山小学 赖耿民

教学内容:课文第33-35页“整理与复习(一)”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1~3单元的知识,使所学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培养学生对知识综合有序的梳理能力。

2.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促进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发展。

3.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享受数学学习活动的成功感,让他们感到数学有趣、有用,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探究新知,回答问题。

认真观察各图,说一说,回答问题。

1、(第一幅图是小朋友们到商店购物的情境。)分别说说各种物品的标价是多少?

小明买一包饼干和一瓶罐头需要多少钱?小红有10元钱,她四样东西都想买,钱够吗?小兰有5元钱,她能买些什么?

2、(第二幅图是电影院的场景)

影院(音乐厅)一共可坐多少人?咱们班的同学至少要多少排才够座位?

每张票15元,咱们班一共要花多少钱?

3、(第三幅图是房间内的情境图)学生先叙述房间内物品的特点。分别说说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 。小组总结汇报有关旋转和平移的现象。

平移现象有:拉窗帘、汽车(火车)行驶、空中缆车、升旗、拨算盘珠、……;物体旋转现象有:转动的风车、开关水龙头、飞机螺旋桨、拧螺丝、转动的车轮、钟表指针、风扇转动、齿轮转动、方向盘转动……

二、回忆旧知,形成体系。

学生看图“我的成长足迹”。

学生说说自己在前面几个单元学习中的体会和收获。

1、课前同学们对第一单元的知识做了复习和整理,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

(交流第一单元的知识)

2、展示特色作业

投影展示优秀作业,主要欣赏美丽的图案,并且在欣赏的同时请学生介绍自己作品中哪些是对称图形,哪些图形是由基本图形通过旋转、平移而得到的。

(汇报交流第二单元的内容)

3、第三单元内容总结

我们刚刚学习了两位数乘法,下面这些题你们能做吗?试试看,(巩固练习)

三、 用旧知,解决问题。

乘法、小数加法的实际应用

1、 出示教材34页第6、7题,请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小组内选最有价值的一个共同解决,完成后交流并汇报。

2、 本35页第8、9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教学反思:

旅游中的数学

主备人:柏山小学 赖耿民

教学内容:课文第36-38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一系列“旅游中的数学”的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并学会依靠小组的集体智慧来解决这些问题。

3、让学生在中活动中充分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学会解决旅游中的一些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是,学生能选择比较合理的策略。

教学过程:

一、师生傾情交谈,引入课题

1、教师:同学们去过哪儿旅游吗?你们是怎么去的?

让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说说去过什么地方?怎么去的?是跟旅行社去还是自己去的?

2、教师:如果你们是自己家里一起去的,那旅游前你们要做写什么准备工作呢?

了解所要去的城市的介绍,有些什么景点;买火车票、买飞机票……。

3、教师:买票的话需要了解些什么信息呢? 票价及时刻表等。

二、解决租车问题:

1、小组进行合作讨论,选择策略。解决问题。

2、全班交流,可以用表格的形式表示。

教师:方案很多,可是你们认为什么样的方案比较省钱?

最省钱的策略就是车的座位如果不可能坐满,空位必须尽可能少一些。

所以,要租1辆18座大车,2辆12座中巴,是花钱最少的。

三、解决在快餐店吃饭问题:

1、教师:平时如果家里没煮饭,爸爸、妈妈会带同学出去吃饭。有时会去快餐店吃饭,下面就有一家快餐店的菜单。

2、说说各种菜的价格。

3、教师:你们家出去吃饭,点菜时,你们爸妈会怎么想的?

每个同学根据家里人的喜好选择饭菜,并准确计算吃家钱。

4、学生汇报。其他同学,一起帮他验算,看看他算的对不对。

四、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些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四    面  积

(一)什么是面积

主备人:洪德小学   黄阿财

教学内容

第6册数学P39 四  面积 ------------1、什么是面积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参与画图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平面图形,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面积的含义,教材安排了三个不同层次的实践活动:一是结合四个具体实例,通过“比一比”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二是通过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实践操作,体验比较面积大小策略的多样性;三是在方格纸上画图,进一步认识面积的含义,并体验到面积相同的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状。

教学活动过程

一、活动一:比一比,直观感受面积的含义

1.比较数学书和练习本

质疑:数学书和练习本比,哪个大?你是怎样比较的?比较它们哪一部分的大小呢?

2.比较教师的手和学生的手

教师与学生对掌相击。

质疑:你发现了什么?

3.比较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谁大谁小?

小结:大家刚才比较的这些面的大小在数学上有一个名字叫作面积。根据我们刚才比较的过程,谁来说说面积指的是什么呢?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面积的理解,教师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和完善概念。)

(板书后请学生说说自己怎么理解并记住这句话: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二、活动二:比一比,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学生拿出附页2中已剪好的图5,观察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猜猜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提示:这还只是你们的猜测,如何准确地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呢?你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动手试试吧!可以借助你带来的工具哦!

(学生自己探索比较的方法,然后在小组和班级内交流自己比较的策略,如用硬币摆、画格子、剪拼等,并通过师生评价、生生评价,使学生从中学到比较的方法,得到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养成办事要想策略的好习惯。)

三、活动三:创意大比拼,体验面积相同的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状

创作要求:在方格纸上画3个面积等于7个方格的图形,比一比,谁画得准确而有创意。

(作品展示,交流评价。)

活动思考:通过这次活动,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呢?

(体验面积相同的图形,形状各异。)

四、小结

1、安排图形面积与周长的区别的问题讨论,加强学生于对图形面积的理解。

2、通过学习,你对面积有了哪些认识?你还想知道哪些有关面积的知识?

五、作业:教材第44页 第1,2,3,4题。

六、教学反思:

(二)量一量

主备人:洪德小学  黄阿财

教学内容

第6册数学P42 四  面积 ------------2、量一量

教学目标

1.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知道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大小。

2.能根据物体表面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并能运用面积单位估计物体表面的面积。

3..通过观察、比较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空间观念,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教材分析

“面积单位”是在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能够初步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的“米、分米、厘米”等长度单位,是本节课学习面积单位的知识基础。本节课教材通过测量物体表面的面积,使学生认识到测量工具不同则测量结果不同,引出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于是引入面积单位。因为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所以要根据需要认识不同的面积单位,即: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教具准备: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纸。

学具准备:10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1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每人一张统一大小的邮票。

教学活动过程:

一、导入面积单位

1.请同学们在邮票的背面画上格子,再数一数这张邮票的面积是几个格子。

2.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比较一下你们的邮票大小,为什么有的同学的格子多,有的同学的格子少?怎样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呢?

3.小结:如果把一个格子看作一个面积单位,那么只有统一了面积单位才能更准确地知道面积的大小。

二、认识面积单位

1.认识平方厘米

(1)让学生拿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并测量它的边长。

小结: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写作1厘米2,或者1cm2。

( 2 ) 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比一比,你身体哪一部分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厘米?

(3)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测量一下邮票的面积是几平方厘米。

(4)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应该用平方厘米做单位?

选择身边一个较小的物体测量它一个面的面积。

2.认识平方分米

(1)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那么你知道1平方分米有多大吗?(1平方分米写作:1分米2或1dm2)

(2)在你的身体上找一找,哪一部分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分米?

(3)用1平方分米测量一下课桌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分米。

(4)测量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可以用平方分米做单位?

小结:如果用平方分米测量教室地面的面积你觉得好不好?测量更大的面积可以用更大的面积单位。

3.认识平方米

在认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思考题,通过小组讨论自己认识平方米。

(1)思考题

A.边长是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1平方米可以怎么书写?

B.举例或表演说明1平方米有多大?

C.测量哪些面积时可以用平方米做单位?

(2)学生汇报

(3)估计比赛

以小组为单位估计教室的黑板、地面、前面的墙和侧面的墙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米?

三、巩固面积单位P44------1、2、3、4

四、教学反思:

摆 一 摆

主备人:奕聪小学 黄月娥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45-46页的“摆一摆”。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发现过程,并理解算理。

2、 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并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观察、质疑和动手操作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多样性。

4、 在教学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让学生在探索中体验快乐。

5、 在教学活动中渗透操作、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发现过程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并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若干,制作20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大小不同的长方形,直尺、卷尺。

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 讲故事,提问题----激发情趣

师说:今天老师在路上看见熊家三兄妹正在绿化它们的家园。有青青的草地,五颜六色的花 ,非常漂亮。我们听它们正在说话呢。

熊妹妹说:“我绿化的比你们的多。”

熊弟弟说:“不对,不对,我的才比你们的大。”

熊哥哥:“你们说的都不对。”

教师说:它们为谁的面积多而争起来,到底是谁的面积大呢?你们有办法?

二、 组织活动,建构新知

三、  活动一:观察图形,进行估计---增强估计意识

出示第45页的三个长方形。

让学生估计三个图形的面积,并把学生估计的数量板书在黑板的角落。同时要学生记录估计的数量。

四、 活动二:动手操作,解决问题--谁绿化的面积大

五、 分工合作,测量出面积

学生分工操作并完成第48页的统计表

六、 汇报结果,完成黑板的统计表

测量的结果与黑板的估计数比较,谁估计的较准确。

七、 展示方法,发现方法

学生各抒已见,说说自己的操作的方法。

并利用表中的数据,让学生归纳出计算长工方形的面积的方法。

师:你们真了不起,通过自己操作发现了一个计算长方形的面积的方法。这个方法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八、 活动三:分组验证,确定计算方法

1、 各组进行验证

师:先用刚才的方法计算出结果,再用以前的方法进行验证。并交流验证结果。

2、 学生自己动手画一个长宽都是整厘米的长方形再进行验证。并在小组内说一说。师生共同确定计算方法,并板书。

3、 回顾这个方法是怎样找到的?

师说:你们说得真好,“操作、观察、发现、验证”这种学习方法对我们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希望大家学新本领时常想一想这种方法。

九、 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1、 第46页的试一试和练一练

2、 帮熊家解决几个问题,你们愿意吗?

(1) 熊爸爸说:“你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那帮我算算客厅的面积吧。”

(长5米,宽3米)

(2) 熊妈妈说:你们太棒了,我正想买一块桌布,可我不知该买多大,帮我算算吧。(长15分米,宽10分米。

(3) 熊妹妹说:椅子的坐板面有多大吗?(边长是40米)

学生汇报

有少数同学做的是:40×4=160(平方厘米)

大多数同学做的是:40×40=160(平方厘米)

通过比较,得出正方形面积的正确的计算方法。

十、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十一、 实践活动--实践测量,巩固深化

测量一下我们身边的一些长方形和下方形的面积。比如黑板的面、门等。

学生动手操作

十二、 小结:

学生交流这堂课的体会和收获,如何?

十三、 反思

铺 地 面

主备人:奕聪小学 黄月娥

教学内容:第50页 面积单位

教学目标:1、结合解决问题的具体情景,体会面积换算的必要性,以及面积单

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认识公顷、平方千米等面积单位。

3、能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1、出示问题:

小明家卫生间有一块长5分米,宽5分米的地面损坏了,需要多少块面积是25平方厘米的方砖才能修补好?

让学生先对“地面”的大小有个正确的认识。可以在黑板上先画一个25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在让学生在自己的纸上画一个25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然后讨论,怎么算出需要多少块砖。

当学生逐个摆放后,提出,假如手上的小正方形有限,能不能用少量的小正方形预测出需要几块砖?

引导学生把问题特殊化:先解决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地面,需要几块25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也就是让学生可以用手上的纸张来完成解决这道题目。

2、填一填:

结合上面的探究活动,将P50的填一填完成。使学生知道1平方分米与1平方厘米的换算关系。

1、 探究1平方米=?平方分米

利用教室现成的素材-----低砖,先让学生测量一下地砖的大小。然后探究1平方米的地砖上可以摆几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2、 一会1公顷、1平方千米。

利用周边的环境,如足球场,广场对1公顷、1平方千米有所感受。

3、教学反思:

学生认识了面积单位后对每个面积单位有多大都能比划出。但是碰上不同单位的数,学生换算已经全乱套了,有1米=100分米,把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混为一谈。这个,教师应多加训练。

本文来源:http://www.hnjzgkzyc.com/danyuanzuowen/269987.html